大家好!我是去危就安。在安全检查时,特别是对施工现场动火作业安全检查的时候,总是检查到乙炔瓶和氧气瓶安全隐患频出,不是距离不符合要求,就是没有防止倾倒的措施等等。那么关于氧气瓶、乙炔瓶的安全管理相关规定有哪些,为何必须严格执行相关规定呢?今天我们共同探讨学习下。
一、关于氧气瓶、乙炔瓶的基本知识
1、氧气瓶
氧气瓶是贮存和运输氧气的专用高压容器,它是由瓶体、瓶箍、瓶阀和瓶帽4部分组成。其瓶体外部有两个防震胶圈,瓶体为天蓝色并用黑漆标明、“氧气”两字,用以区别其它气瓶。是国家规定的特种设备,氧气作为一种理想的助燃气体,广泛应用于焊接和切割中。
2、乙炔瓶
乙炔瓶是一种储存和运输乙炔的容器。外形与氧气瓶相似,但它的构造比氧气瓶复杂。乙炔瓶的主要部分是用优质碳素钢或低合金钢轧制而成的圆柱形无缝瓶体。外表漆成白色,并用红漆喷涂“乙炔”字样。在瓶体内装有浸满丙酮液体的多孔性填料,能使乙炔稳定而安全的储存在瓶内。是国家规定的特种设备。
二、关于氧气瓶和乙炔瓶安全管理规定
1、乙炔瓶搬运、装卸、使用时都应竖立放稳、严禁在地面上卧放并直接使用,一旦要使用卧放的乙炔瓶,必须把气瓶先直立后,静置20分钟后减压使用。
2、禁止敲击和碰撞气瓶,气瓶使用时要注意固定,防止倾倒,严禁卧放使用,筒体外部温度不要超过40℃(即有烫手感)。
3、乙炔瓶应贮存在通风良好的库房里,必须竖立放置。周围注明防火、防爆标志,并贮备灭火消防器材,采用干粉或二氧化碳灭火器,严禁使用四氯化碳灭火器。
4、乙炔瓶不能受剧烈震动和下墩,以免填料下沉形成空间。
5、乙炔瓶不得靠近热源和电气设备,防止曝晒,与氧气瓶间距不小于5M,与明火距离一般不小于10M,严禁用火烘烤。搬运时的温度要保证在40℃以下,乙炔瓶表面温度不能超过40℃。
6、短距离移动乙炔瓶时,可将乙炔瓶稍微倾斜,用手来转动移动,要移动到另外的场所,应使用橡皮轮胎的手推车来运输。氧气乙炔瓶严禁在地面上滚动。
7、禁止在乙炔瓶上放置物件、工具或缠绕悬挂橡皮管及焊、割炬等。
8、乙炔瓶的瓶阀、易熔塞等处用肥皂水检漏,不得有漏气现象。
9、使用乙炔瓶的现场存量不得超过4瓶;超过4瓶但不超过20瓶时,应在现场用防火隔墙隔成单独的储存间且气瓶间符合相关消防安全要求。
三、关于部分安全管理规定的原因分析
1、氧气、乙炔要分开存放的原因
乙炔是易燃物,氧气是助燃物。如果乙炔出现泄漏,乙炔与空气形成混合爆炸性气体,遇见火星或者明火就会发生剧烈燃烧和爆炸,爆炸又使氧气瓶破坏,泄漏出大量氧气,这样的话,氧气的助燃性使得爆炸更加猛烈。无法控制。所以他们两个不能放在一起。
2、乙炔瓶储存、使用不能卧放的原因
乙炔瓶装有填料和溶剂(丙酮) ,卧放使用时,丙酮易随乙炔气流跑出,不仅增加丙酮的消耗量, 还会降低燃烧温度而影响使用,同时会产生回火而引发乙炔瓶爆炸事故。
乙炔瓶卧放时,易滚动,导致瓶与瓶、瓶与其它物体易受到撞击,形成激发能性能量,导致乙炔瓶事故的发生。
乙炔瓶配有防震胶圈,其目的是防止在装卸、运输、使用中相互碰撞。
胶圈是绝缘材料,卧放即等于乙炔瓶放在电绝缘体上,致使气瓶上产生的静电不能及时导到大地,聚集在瓶体上,易产生静电火花,当有乙炔气泄漏时,极易造成燃烧和爆炸事故。
使用时,乙炔瓶瓶阀上装有减压器、阻火器、连接有胶管,因卧放易滚动,滚动时易损坏减压器、 阻火器或拉脱胶管,造成乙炔气向外泄放,导致燃烧爆炸。
3、氧气瓶特别是瓶口为何不能沾染或接触油脂类物质
因油脂,特别是含有不饱和脂及酸脂,很容易气化放热。油纱头、油布所以能自燃就是由于在空气中发生氧化反应,聚热不散,当达到自燃点而引起自燃。而油脂在空气中气化速度较慢,产生的热量很快散发,一般不易聚热自燃。但是由于纯氧有极强的氧化性,它能促使可燃物的猛烈燃烧。油脂类物质遇到了纯氧,其氧化速度大大加快,同时放出大量热量。温度迅速上升,很快就会引起燃烧。如果氧气瓶口沾上油脂,当氧气急速度喷出时,使油脂迅速发生氧化反应,而且高压气流与瓶口摩擦产生的热量又进一步加速氧化反应的进行,所以沾染在氧气瓶或减压阀上的油脂就会引起燃烧,甚至爆炸。所以氧气瓶特别是瓶口不能沾染或接触油脂类物质。